郭士強帶隊打進亞洲杯決賽凸顯一點:姚明下課一點也不冤枉
文/姜詩華
中國男籃對陣新西蘭之前,很少有人想到中國男籃會贏球,更別想是一場14分的大勝。但結果讓出乎很多人的預料,中國男籃以98比84大勝新西蘭,昂首挺進亞洲杯決賽。其實在筆者看來:郭士強帶隊打進亞洲杯決賽凸顯一點:姚明下課一點也不冤枉。
當然,我們不能否認姚明在任期間試圖對中國籃球作出一些有益的改革,尤其是在處理管辦分離的問題上,姚明的態(tài)度更與國際接軌。但衡量一個籃協(xié)主席的重要指標其實是國家隊成績,尤其是中國男籃的成績。數據是不會說謊的,十年之前的2015年中國男籃打進亞洲杯決賽并奪冠,那時候姚明還沒上任。十年之后的2025年,中國男籃再度打進亞洲杯決賽,姚明已經卸任。這有點像格林嘲諷杜蘭特:你沒來勇士之前,勇士是冠軍,你來了,勇士是冠軍。你離開勇士,勇士還是冠軍。
郭士強的帶隊戰(zhàn)術有多么高明嗎?倒也未必。他只是做對了兩件事情:第一是選人不選名氣最大的,但一定選即插即用的,本屆亞洲杯不僅讓我們看到了王俊杰的潛質,也讓我們看到了廖三寧和高詩巖對于這支男籃的作用,這說明郭士強的選人很有針對性。第二是增強球隊的凝聚力,郭士強的性格不像他的前任喬帥一樣固執(zhí),老喬要么不用胡金秋,要么死用胡金秋。但是郭士強不一樣,每場比賽盡可能使用12人的輪轉,球員們個個都有施展自己的機會,這12人更像是一個堅強的堡壘集體。說實話,很久沒有看到如此三軍用命的中國男籃了。
至于技戰(zhàn)術方面的立足防守和攻防提速,其實杜鋒執(zhí)教時已經在強調這一點了,只不過他要么罵人,要么重用廣東球員,球隊缺乏凝聚力。而姚明最大的失誤在于:他迷信外教了,不論喬帥的戰(zhàn)術理念是否先進,但顯然不適合中國籃球,這一點姚明也同樣執(zhí)迷不悟,以至于在亞預賽輸給日本隊之后還再相信喬帥,那等待他的,只有下課了。